一个中专生的博客折腾记:从fulicode到现在的Typecho页面
大家好呀~其实在现在这个絮博客之前,我已经偷偷折腾过好几个博客了——作为一个中专生,没有太多硬核的技术基础,却总喜欢对着“域名+源码”琢磨,从第一次买域名到现在用Typecho搭起这个小站,每一步都像在“试错中找喜欢的样子”。
第一次折腾:fulicode.cn ,想做“源码分享小站”
第一次接触博客,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别人分享的建站源码,觉得“原来自己也能搭个站”。那时候什么都不懂,花了半天挑域名,最后选了fulicode.cn,想做个“福利源码”站——把自己从各处收集的、亲测能用的源码(比如简单的静态博客模板、小工具源码)整理上去,方便和我一样的新手直接用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候的博客特别“粗糙”:用的是网上找的免费模板,没做伪静态,链接里全是?id=这样的参数;也不懂SEO,只是单纯把源码压缩包传上去,配几句简单的使用说明。但第一次收到陌生人的留言“源码能用,谢谢”时,还是偷偷开心了好久——原来分享这些“小东西”,真的能帮到别人。
后来的尝试:qianyanblog.com & idea创意者.com,想聊“零碎的想法”
折腾完源码站,又觉得“想写点不一样的”——比如看到有趣的技术小技巧、突然冒出来的创意点子,没人分享总觉得可惜。于是又买了qianyanblog.com(前沿博客)和idea创意者.com,想做个“想法收集站”。
那时候试着写过“怎么用Excel做简单的数据统计”“几个适合新手的免费设计工具”,甚至还记录过“某天突然想到的小项目点子”。但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博客系统,用的是一款功能很简单的CMS,排版不好调,图片也总传错位置;加上那时候要兼顾学习,更新越来越少,最后慢慢就停更了。
不过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:选对博客系统真的很重要——太复杂的用不来,太简单的又满足不了需求,后来遇到Typecho,才觉得“终于找对了”。
现在的选择:Typecho页面,做“舒服的记录”
从fulicode到idea创意者,折腾了一圈才发现,我想要的其实不是“大而全”的站,而是一个“能轻松记录、看起来舒服”的小空间。所以这次选了Typecho,搭了现在这个页面——没有复杂的功能,却把之前踩过的坑都避开了:
- 给链接做了伪静态,现在的URL是
/category/xxx/这样清爽的样子,比以前的动态链接看着舒服多了; - 选了简洁的模板,不用花太多时间调样式,专注写内容就好;
- 也学着之前分享的方法,配置了robots.txt和站点地图,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人看到,但至少自己打理起来更“规整”了。
现在这个页面,会写点Markdown排版技巧、Typecho插件源码,偶尔也会回忆下之前折腾博客的小故事——就像把之前散落的“小碎片”,慢慢整理到一个舒服的盒子里。
写在最后:中专生的“小折腾”也有意义
有时候会觉得,自己没有本科的学历,技术也只是“半吊子”,折腾这些博客会不会很“没用”?但每次打开现在的Typecho页面,看到自己写的文章、配置好的设置,又觉得“没关系呀”——这些折腾,是我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;这些记录,也是我成长的小痕迹。
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是中专生,或者也是“新手小白”,想折腾博客却怕自己做不好,不妨试试从Typecho开始——它不复杂,却足够让我们拥有一个“属于自己的小空间”。也欢迎你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博客故事,不管是成功的还是踩坑的,我们一起交流呀~